“多虧了嘉魚法院的耐心調解,現在我們的關係緩和了很多。”提起嘉魚法院家事審判團隊,李某滿滿的感謝之情。原來,李某(化名)和陳某(化名)原繫戀人關係,兩人年齡差較大,戀愛期間生育一子,後兩人關係逐漸惡化,於近年分手。兩人分手後,小孩一直隨母親李某共同生活,父親陳某每月支付撫養費。現李某考慮到自己年紀尚小,今後需要成家,無法繼續撫養孩子,故起訴要求變更撫養權,改由陳某撫養小孩,但陳某本就二人分手產生了怨念,如今自己健康狀況不好,家中還有年近80歲的老母需要照顧,故拒絕撫養小孩。案件審理過程中,雙方情緒激動,皆不讓步,庭後還多次將小孩丟到對方家。後來,家事法官邀請心理諮詢師參與調解,終於解開了二人的心結,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由陳某撫養小孩,李某每月承擔1000元撫養費。這是嘉魚法院有效化解家事糾紛的鮮活事例之一。
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家事審判質效,妥善化解家事糾紛,嘉魚法院始終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目標,以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為出發點,精心打造家事審判團隊,創新家事案件審理方式,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和社會組織在處理家事糾紛方面的優勢,逐步形成了法院與多部門良性互動機制,促進了家事矛盾的化解,三年來促成近兩百對離婚訴訟當事人和好,維護和促進了嘉魚社會和諧穩定,被評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
組建一支專業高效的審判團隊
2020年是嘉魚法院破除行政化審判管理模式,鞏固專業化審判團隊建設成果的關鍵一年。為進一步提升家事審判工作,嘉魚法院黨組經過重新規劃部署,將家事審判庭由承辦案件類型多樣的民庭調整到主要審理婚姻家庭類案件的魚嶽法庭,併兼顧收案情況,另安排6名有一定社會閲歷、審判經驗豐富的法官對少數婚姻家庭案件進行分流,同時選任3名人民陪審員專門參加家事案件的審理,實現了類案類審、同案同判,極大地提高了審判質效。2020年,該院共受理家事案件265件,結263件,結案率為99.25%,其中上訴9件,一審上訴率僅為3.4%,大量家事矛盾在基層得到了化解。
打造兩處温馨舒適的審判區域
按照“硬件體現軟件、硬件體現理念”的思路,以“和”為主旋律,以“情”為主基調,以“家”的氛圍營造為重點,精心設計、打造了100餘平方米的審判區域,建成“家庭式”審理、調解場所,讓當事人走進家事法庭和家事調解室,就能感受到家的氛圍、重拾家的温馨,盡顯家事糾紛主體親情特徵,有效緩解當事人的緊張情緒,拉近雙方的距離,減少心理對抗。除了家事審判區的內飾佈局給人有家的感覺外,還充分利用走廊、院牆等空白處打造以傳統文化、民俗典故、國學經典為主題的家風、家教文化牆,營造柔性、寬鬆的訴訟環境,引發當事人對人倫道德的思考,感悟親情,打開心結,促進糾紛化解。
健全三個卓有成效的解紛機制
整合社會各界力量促進家事糾紛多元化解決,配合推進家事審判工作。一是成立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與嘉魚縣婦聯、綜治辦、公安局等六部門聯合,成立家事糾紛人民調解聯動機制,共同化解家事糾紛。二是建立家事調解員制度。返聘一名具有豐富經驗的退休法官擔任專職家事調解員,另從婦聯、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中聘任5名家事調解員,為化解家事糾紛提供助力。三是充分運用特邀調解和委託調解制度。通過對案件類型進行分析,針對案件的不同特點“對症下藥”,邀請或委託政府部門、教育機構、醫療機構、居(村)委會、福利機構、婦聯等多部門參與家事案件調解。如針對主要爭議為子女撫養的離婚案件,邀請婦聯工作人員和未成年人就讀學校老師參與調解;針對贍養糾紛,邀請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和公安機關工作人員協助案件處理等。通過上述舉措,構建了司法審判與其他部門和社會組織聯動的家事糾紛新型解決機制,實現了社會力量多元調解和法院訴訟調解的優勢互補,極大地促進了家庭和睦、社會穩定。2020年,通過人民調解員、婦聯工作人員、律師等參與處理的案件共175件,成功調解67件,通過做工作撤訴84件,調撤率為57.41%。
用好四項紮實有力的保護措施
家庭暴力不僅嚴重侵犯家庭成員身心健康,影響家庭和諧,更容易轉化為以暴易暴的惡性刑事案件,釀成無法彌補的惡果。鑑於家庭暴力對家庭成員容易持續造成二次傷害的特點,嘉魚法院將保護婦女兒童人身權益工作做實做細:一是快速審結人身保護令案。對所有申請人身保護令的案件,一律要求在三日內完成開展調查、嚴厲訓誡、出具人身保護令裁定和告知後果等工作,快速有效地通過司法手段遏制暴力行為,保護被申請人的人身安全。二是構建聯動保護機制。與婦聯、居(村)委會、公安局等部門聯動,打造婦女維權工作平台。一方面,將本院作出的人身保護令裁定一併送達當地居(村)委會、派出所、婦聯等部門,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和基層組織對被申請人進行跟蹤監督,對申請人進行長期有效的保護。另一方面,積極參加縣婦聯組織的非訴家暴事件的調解和釋法明理工作,防止事態惡化。三是引入心理干預手段。創新工作理念,邀請我院聘請的心理諮詢師參與案件處理,讓當事人感受到法律威嚴的同時,還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去年通過引入心理干預機制妥善處理了6起家事糾紛。四是廣泛開展普法宣傳。充分利用“三八”婦女節和“12·4”國家憲法日等重要節點,深入社區、學校進行普法宣傳,並積極利用院微信公眾號、微博和網站等多媒體平台發佈家庭暴力、校園欺凌、猥褻性侵等典型案例,提高婦女兒童的維權意識。
今年,嘉魚法院將進一步加大普法宣傳、進一步完善家事審判工作機制、逐步提升專業能力、探索建立“婚前諮詢”制度,繼續通過家事審判倡導新家庭觀念,弘揚社會主義新家風,為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關係和深入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貢獻法院經驗!
(通訊員 鄧丹 楊其美)
編輯: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嘉魚公安組織參觀警示教育基地
11月4日,在全市第三季度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我市通報了前兩季度民營企業座談會反映問題解決落實情況企業滿意度評價結果,與會...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顯示,全國法院受理的民事訴訟案件以年均10%的速度持續增長15年後首次下降。3331個法院使用人民法院調解...
場景再現2020年3月30日,正在浙江省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州市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瞭解羣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
近日,中央政法委、最高法、最高檢、國家衞健委等10部門聯合通報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平安醫院工作表現突出地區、集體和個人...
22日,走進建成運行不到半年的咸安區人民調解中心,只見空調、電腦、飲水機、自助查詢機一應俱全,各調解委正忙着接待來訪羣...
銀泉大道上,黨員志願者在義務清掃。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紅菊攝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甘青報道:11月5日,咸安區福星城小區12...
2019年,通山縣依法行政工作被評為全市第一,行政執法滿意度電話測評獲得全市第一……法治水平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通過...
編者按: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的重要指示...
咸寧網訊通訊員俞永忠、趙益民、沈瀑浪、鄧娜報道: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為創新基層綜治模式,通山縣探索“三治兩無”社...
今年來,咸寧市司法局堅持改革思維,積極探索“楓橋經驗”咸寧模式,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級人民調解中心並規範運轉,實現了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