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 江城校園迎來物流機器人
阿里巴巴達摩院研發 將陸續進駐全國11城15高校
小蠻驢穿行在華中師範大學校園裏
□楚天都市報極目鑫航記者 周丹
“這是什麼尖板眼?蠻稀奇咧!”最近,在華中師範大學等3所江城高校,一個個“萌萌噠”機器人穿梭在校園裏,吸引了眾多高校學子的目光。這些新奇的小玩意兒,是專程來給大家送快遞的阿里巴巴物流機器人小蠻驢。
3月,櫻花季,也是開學季。大波快遞包裹跟着學生們返校,無人配送機器人也派上了大用場,負責把校園驛站的快遞送到學生宿舍樓下!據悉,小蠻驢將進入全國11座城市15所高校。
是的,如此智能的收件體驗,你可以開始期待啦!説不定哪天,它就懷抱着你的包裹,走到了你的身邊。
萌萌噠小蠻驢校園受寵
昨日中午,在華中師範大學,一台小蠻驢穩穩地往前走着,迎接它的,是學生們興奮的尖叫聲。
“啊,這是什麼?”“我可以坐在上面嗎?”因有人擋在了小蠻驢跟前,這個機靈的小東西發出了温馨的語音提醒:“同學,我正在工作。”“麻煩讓一讓我。”
“太萌了!”華中師範大學大二學生小趙告訴記者,前不久學校開學,她網購了很多日用品,比較重,正在想該怎樣取件更方便時,無意在菜鳥APP上看到有“機器人取件”功能,“不知道是什麼,就點了點試試。”她好奇地選擇了宿舍樓下的機器人停靠站點,並預約送達時間。“沒想到真的有機器人準時送貨上門,太好玩兒了!”從那之後,她就經常使用這個功能,還“安利”給了同學們:輸入取件碼,機器人就會打開自身箱門。如果有人忘了下樓取件,機器人還會給他打電話。“對取快遞莫名地增添了期待。”她説。
華中師範大學東區菜鳥驛站站長周順介紹,其實今年春節前,兩台小蠻驢就送到了站點。前期在學校完成了地圖採集和調試工作。“學校本部教職工就有4萬多人,光是我們東區驛站一個站點,日均單量就在8000單左右。開學季包裹比較多,每天要處理超過一萬單,壓力是比較大的。”小蠻驢來了之後,他們開始嘗試人機協作模式,驛站員工負責裝箱,兩個機器人負責滿世界跑腿。
將陸續進入多個場景服務
小蠻驢究竟有多智能?
記者看到,在學生上下課高峯期,小蠻驢從驛站出發後,很快遇到一個不到一米寬的小路口,儘管人來人往,它也能從容穿過。不僅如此,拐彎前,它還會自己打開轉向燈,提醒路人,並根據路況來改變行駛方向。遇到障礙物時,它會觀察對方的反應,根據情況繞道或者暫停。即使在許多起伏的坡路上,它照舊勻速上下、如履平地。
小蠻驢到底是啥?據瞭解,小蠻驢機器人由阿里巴巴達摩院研發,集成了達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具有類人認知智能,大腦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自去年9月發佈以來,小蠻驢陸續進入了多個高校、社區、園區,開展無人配送服務。
在武漢,小蠻驢將陸續進駐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3所高校。
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王剛透露,今年3月,小蠻驢將進駐11個城市15所高校,預計服務範圍可輻射超過30萬學生。為讓小蠻驢解鎖更多複雜的末端路況,研發團隊正在升級它的感知、決策控制等技能,比如賦予它更智能的會車博弈能力。
機器人接管末端物流成現實
武漢是中國大學生最多的城市,2020年在校大學生數量達到139.9萬。根據中國教育後勤協會發布的數據,中國的高校快遞包裹量接近全年30億,擁有84所高校的武漢,高校快遞數量排名第一,緊隨其後的是成都、南京、鄭州、重慶。
出於校園安全管理等需要,大多高校不允許快遞員進門送貨,菜鳥驛站等代收點解決了校園包裹的投遞難題,但包裹從進校到抵達宿舍,這段末梢路段也有送貨上門的需求。末梢路段的距離,近的約幾十幾百米,遠的可達兩三公里。去年年初發生的新冠疫情,進一步強化了高校快遞集約管理、無接觸配送的態勢。
不可否認的是,物流機器人的出現,給高校師生提供了新的選擇。通過在線預約,可以讓機器人在約定時間送貨到樓,大大減輕大家往返驛站、排隊取件的負擔。
其實,早在2020年雙11期間,浙江大學就率先引進22台阿里巴巴小蠻驢,首次嘗試大規模、高併發的無人配送服務,半個多月內機器人承包了浙大紫金港校區所有的上門配送需求,給同學送出5萬多件包裹,按每件包裹20分鐘的時間成本計算,為學生節省了近1.7萬小時取件時間,驗證了“機器人接管末端物流”的可能性。
記者瞭解到,小蠻驢的量產計劃正在加速推進,未來它們會大量出現在人們身邊。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湖北這些單位正在招人
題:“慧”種地,機器人成了“新農人”新華社記者崔力“熊貓”“泰山”“龍犬”“雲雀”……在浙江烏鎮的鳳岐茶社譚家灣雲上農...
昨日, 2020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在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大會特色活動“5G+工業互聯網成果展”同步舉行,集中展示網絡、場...
中國聯通“5G全連接工廠”沙盤,模擬了汽車發動機裝配車間零件庫取料、流水線加工、裝配、氣密性檢測、質檢等完整過程,機械...
機器人到達護士站,護士接收藥品。”湖北聯通產業互聯網運營中心醫療衞生行業支撐經理李奕介紹,機器人身上裝有5G模塊,醫護...
人臉追蹤機器人、稿件寫作機器人、虛擬主播機器人……5G時代呼嘯而來,未來的鑫航是怎樣的?文章成“預製件”,可按喜好“組裝...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子川通訊員李婷婷吳靜紅8月12日,咸安區温泉辦事處岔路口社區聯合咸寧市科技技術協會、咸寧市職業技術學...
浙江大學與之江實驗室的科研團隊通過三年的通力合作,研發出了能在萬米深海接受操控的仿生深海軟體機器人。2019年12月,仿生深...
題:一枚雞蛋的“數字”含量新華社記者林超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雲技術……一枚小小的雞蛋,用上了諸多“高大上”科技,...
央視網消息(鑫航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創新驅動作用,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而這...
8月29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海濤在第十二屆.全國地市新媒體創新發展峯會暨百家網媒總編輯煙台採訪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