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寄託了鄉愁的情思和團圓的期許。而今年,因疫情防控需要,國家提倡就地過年,不少快遞企業紛紛宣佈“春節不打烊”。一時間,“年味包裹”成為熱詞,快遞員迎來最繁忙的春節,許多快遞小哥也選擇留守,為千家萬户送去“年味”。
“哧啦”“滴滴”,伴隨着撕膠帶聲和掃描包裹的機器聲,順豐速運潛山營業部大廳裏,快遞員麻利地將堆成山的包裹分揀、打包、裝車。忙碌之景,如同一個小型蜂巢。半小時後,快遞小哥們如“小蜜蜂”般四散開來,穿梭在咸寧的大街小巷中……
2月7日,農曆臘月二十六,王俊簡單收拾好房間,貼上春聯、窗花,再包完最後幾個餃子,風風火火地出門了。“最近兄弟們忙得很,一有空,總想去幫幫忙。”
80后王俊是順豐速運潛山營業部主管,兩年前從故鄉孝感調來咸寧後,今年,頭一次不回老家,和妻子兩人在鹹過年。
“每年春節,家裏都包雞蛋粉條餡餃子,那滋味想起來都流口水。”王俊笑着説,回頭給父親打個電話,問問餃子餡的配方,包給老婆嚐嚐。
春節前的幾天是快遞高峯期。王俊所在的營業部裏40多個員工不僅每人每天要送幾百個件,路上還不斷接到要寄往外地的包裹,大多是土特產、年貨,沉甸甸的,但只要能更快地寄到親人手中,顧客們不在乎郵遞價格。王俊也給父親和身在廣州的弟弟寄了臘魚、香腸、豆折、雞湯,用家鄉的味道帶去問候。他感慨道:“如果不是因為疫情,每年這時父親都專程來陪我。晚上卸貨,白天燉湯,換着花樣給員工做好吃的。”
夜間卸貨是高峯期的慣例。每天凌晨2點,王俊都帶頭參與。像他一樣值班留守的外地員工還有很多。來自鄂州的汪新便是其中之一,他已經連續幾天參與夜間卸貨了。他們都説,雖然忙得團團轉,但也要好好過年。公司準備了春節福利和翻倍工資,大家鉚起勁幹,等春節過後,再抽空回家看看。
在郵政公司温泉營業部,90後小夥吳煌也同樣忙碌。一位通城人,為什麼不回家過年?吳煌説,春節提供正常的收派服務是郵政傳統,營業部大部分員工都正常上班。身為攬投部經理,要兼顧快遞投遞和員工管理,做到包裹不積壓,如遇工作量大的情況,很可能回不了家。
“去年大年三十那天,我忙完工作急忙趕末班車,落座的時候,只覺得太好了,終於能回家了。”今年,父母已薰好臘肉,只等兒子返鄉團聚,可問及歸期,吳煌仍舊沒法給個準信。
其實,“快遞小哥”們回家也只是想陪父母吃頓團圓飯,第二天便又返回工作崗位,如期把新年祝福送往千家萬户……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正鋒 張歡 通訊員 陳經艾
編輯:hushaopeng